企業管理
《陜西國企改革簡報》刊登曹家灘公司改革先進經驗
近日,曹家灘公司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先進經驗交流材料登上《陜西國企改革簡報》,為國企改革提供了優秀案例。
據悉,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曹家灘公司積極貫徹中省和集團公司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各項決策部署,從法人治理體系建設、三項制度改革、智慧化建設、科技創新等12個方面統籌聯動,全面打好“組合拳”,充分釋放發展活力。
頂層設計練就“內家功”
為切實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曹家灘公司從頂層設計上發力,把黨建要求嵌入公司章程、融入治理環節。全面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要求,健全黨委會前置研究討論重大事項清單,明晰黨委“定”和“議”的具體事項共計65項,充分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
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基石,法人治理體系建設至關重要。近年來,該公司通過完善法人治理體系,全面落實董事會職權,完善“三會一層”權責體系,將經理層任期制與契約化管理、薪酬管理等列入董事會議題,建立“權責法定、職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機制,實現了治理能力和經營活力同步提升。
三項制度改革筑牢“基本功”
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是企業管理的深刻變革。曹家灘公司在原有勞動用工、人事制度、工資薪酬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了員工末位淘汰制度、五級全員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中層管理人員競爭上崗及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等,形成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良性發展機制。
2020年以來,該公司在精準引才上下功夫,招錄大學生420余人,本科及以上占比75%;嚴格落實“凡轉必考”原則,井下勞務工轉合同工210名;試用期勸退不合格新招錄員工20余名。堅持中層管理人員公開競聘,20人競聘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3人次。以差異化薪酬理念為指導,積極實施內部市場化薪酬考核結算分配體系,營造了多勞多得、按勞分配的良好氛圍。
“通過公開競聘,把有想法、善鉆研、愛創新的年輕干部放在崗位上試用、歷練,給予施展才華的舞臺,同時也激發了大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通過公開競聘上任的財務資產管理部副經理的張波如是說。
智慧化建設使出“先手招”
智慧礦山建設已成為煤炭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建設之初,曹家灘公司遵循“高起點設計、高標準建設、高安全管理、高效能生產”標準,全面運用國內外先進的智能化技術及裝備,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
近年來,依托5G通信、工業互聯網等前沿技術,該公司構建了一個云數據系統、一個管控平臺、六大功能中心與116個子系統融合聯動的智慧礦山體系,相繼完成采、掘、機、運、通、經營管理、園區管理等主要環節的系統應用及聯動,實現了智慧生產、智慧管理、智慧決策、智慧辦公、智慧生活。2020年11月被列為國家首批智能化礦井示范建設單位,2021年6月通過了省能源局組織的A類高級智能化礦井驗收。
“在井下,我們實現了采煤機按程序自動割煤、支架自動跟機移架、刮板輸送機自動調直、視頻自動跟機切換;在地面,進廠區大門、考勤、入井、就餐、購物等全靠刷臉;智慧礦山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更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入職不到一年的綜采一隊支架工李永平自豪地說道。
科技創新打出“連環招”
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有創新企業才有發展。曹家灘大力實施“科技興煤”戰略,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堅持實施科創平臺“提能造峰”行動,持續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不斷擴大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
近年來,該公司制定了“16316”“十四五”科技工作規劃,從平臺建設、科研管理、科技成果、人才培養等方面全面規劃,健全科技創新體系,強化科研平臺建設。僅2021年,發布創新成果20多項,全員創新項目230項,獲得授權國家專利2件、實用新型專利45件、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3項,榮獲行業級科技獎項15項。同時,構建“工器具革新”工作和“技術攻關”創新管理體系,推廣實施技術成果79項,創造經濟效益5000余萬元。2021年12月被授予陜西省高新技術企業榮譽稱號,2022年5月成功進入陜西省知識產權貫標企業名錄。
“公司創新激勵機制很健全,對科研項目、科技創新、論文專利等集體和個人都有獎勵。”該公司2021年度創新狀元李庚金說道。
改革思維謀發展,創新精神促動能。聚焦陜煤集團“十四五”“16555”高質量發展目標,曹家灘公司將持續對標一流企業,科學謀劃戰略部署,搶抓創新發展機遇,破解改革發展難題,補齊改革發展短板,為陜煤集團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力量。(杜旭東 丁維波)